热门推荐
广州南沙创咨委成立,专家献策打造激活人才创新热情的环境
2024-11-14 22:46

广州南沙创咨委成立,专家献策打造激活人才创新热情的环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珊 陈梦璇 南沙报道

6月以来,各界围绕深中通道开通机遇的讨论热度保持高涨。在7月25日举行的广州南沙新区创新与发展咨询委员会(简称“创咨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大会上,创咨委高质量城市发展专项小组组长、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提出,“全球产业转型时期的发展方式已经过去。深中通道开通的意义,不在于深圳的企业、工厂大量地搬到南沙,而是深圳借助南沙,通过科技创新轴跟广州优势资源相结合,提升大湾区城市的创新能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近年来南沙高度重视决策咨询制度建设,先后成立以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为目的的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粤澳发展促进会。创咨委的成立,将围绕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设置6个专项咨询小组,打造全区高层次“思想库”“智囊团”, 汇聚各领域专家智慧,凝聚社会共识。

活动当天,创咨委专家代表及专项小组组长发表了主题演讲。多位专家观察发现,深中通道等粤港澳大湾区的“硬联通”正在明显带动“软联通”提速,而随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南沙科学城、大湾区科学论坛等科创平台相继“落子”,南沙的大湾区“几何中心”区位优势,也将加速转变为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的优势。南沙应进一步提升规划设计,打造出能够激活人才创新热情的城市环境。 

(广州南沙新区创新与发展咨询委员会成员合影,陈梦璇摄)

创新生态:重视培养科创产业领军者

《南沙方案》将建设科技创合作基地作为五大任务之首。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创咨委常务副主任谢伟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南沙构建起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创新生态,产业创新方兴未艾,全区科技研发投入达到5.4%,汽车制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36.8%。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人工智能学域创始主任熊辉担任创咨委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专项小组组长。他表示,当前世界整体发展已经从市场驱动、管理驱动进阶到创新驱动阶段。进入大模型驱动的人工智能时代,要通过具有开阔视野、管理能力和风控能力的“金头脑”,引导“金手指”,也就是卓越的工程师们,实现技术的产品化、产品的产业化。港科大(广州)还将为大湾区培育100位深具影响并引领未来科创发展的领军者,未来有望孵化出影响大湾区乃至全世界的独角兽企业。

在位于庆盛片区,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区的首个启动区即将在越秀iPark开园,开启高校与政府协同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新篇章。熊辉介绍,港科大(广州)建立了从0到1以及1到N的创新生态圈,以校园为核心、充分协同区域产业资源。不到两年时间,港科大(广州)新注册企业已有17家,孵化100余个创业项目,与近90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项目总金额近1.3亿元。

在南沙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的创享湾,澳门青年廖俊辉从澳门的一台摆摊车起步,如今已经在蕉门河边开启了创业的扩张阶段,运营一家拥有精酿生产车间的餐吧,用自研的康普茶产品敲开内地市场,成为多家餐饮门店的专属供应商。

广东省政协常委、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马志达见证了廖俊辉和团队从无到有再到做大做强的创业历程,“他过来的原因很简单,澳门的租金、人力、物流运输成本比较高,南沙的人居环境、创业成本和市场空间,更适合年轻人带着初创项目过来成长。”

马志达从事青年服务工作近20年,作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专项小组组长。他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创咨委平台建言献策,成为港澳青年与南沙对话的传声筒,帮助更多的港澳青年到南沙安居乐业,融入大湾区发展。

开放合作:对接港澳推进“七通一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专项小组成员、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关注到,在我国规划发展的城市群中,唯独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决定》中被提及两次,分别位于“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和“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两项改革任务。

方舟认为,这与大湾区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吻合,一个是成为代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区域,一个是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也代表着中央希望大湾区,特别是广东与港澳能够实现制度衔接、规则对接的高水平开放,实现整个区域融合的发展”。

方舟提出了南沙对接港澳推进“七通一平”的建议,包括实现专业资格、服务规则、货物、资金、信息、数据、生物制品等七项互通,以及推动“港人港税”优惠政策放宽至所有区内工作的科技人才,经认定后都可以按照香港标准享受税务优惠。南沙作为四个粤港澳合作平台之一,通过港澳合作来实现新的制度型开放,将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使命。

“开放“是近期南沙区积极向外释放的发展关键词。谢伟也强调,南沙要高举开放大旗,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推进海港、空港、信息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做大做强门户枢纽与经济流量,加力提速推动开发建设全面展开。

在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综合排名中,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排名全国第三。截至2023年,南沙片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997项,在国家、省、市复制推广411项。

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项小组组长、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院长顾乃华分析,南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备了区域位置、产业基础、创新潜力、枢纽作用、营商环境等五大优势,特别是南沙注重引进大院大所、大学、大科学装置,带动原始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与货物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边境后”管理制度等领域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度对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支撑。

城市建设:要让全球人才“看得见”也“留得住”

一个区域的核心创新力始终取决于人才。来自城市形象提升和高质量城市发展专项小组的专家分别建言献策,打造让全球人才“看得见”的城市品牌,以及让人才“留得住”的城市环境。

创咨委城市形象提升专项小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建议,要讲好南沙故事,可以建立起一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南沙城市品牌推广联盟,政府以杠杆形式驱动联盟的运营,撬动社会资源并形成合力,并且设立专门品牌推广基金,支持工作开展。“要实现社会的参与性、利益的代表性和管理的专业性达成协调,让参与者获得利益的分享,才能提升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倪鹏飞还特别提到了“网红经济”,“这几年我们看到了国内一些‘网红城市’的营销案例。在过去,推动城市间商品交易的贸易商人,现在信息时代,‘网红’实际上就是‘信息商人’,在信息加工、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围绕城市环境建设,马向明提出了打造创造性城市的设想,在新的创新时代,城市规划发生了三个方面变化。一是绝对的功能分区已无法适应创新区域的需求,需要推动混合用地,比如新加坡工业园区可以预留大量的白地,随着机遇而进行用地安排。二是现代园区的绿地率更高,建筑风格从过去高耸密集的写字楼转向科技公司偏爱的“大平层”和连接楼宇的“内街”。三是要具备激活创新热情的公共空间文化设施,让自然回到城市中心区。

南沙定位打造“未来之城”,正按照“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二十字理念要求,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设计。今年5月,《广州南沙总体城市设计优化提升》及《明珠湾核心区规划设计提升》项目顶尖专家评审会在北京举行,提出了以“全球未来之城·岭南山海花园”为总体愿景,规划打造广州2049战略“未来发展核”的优化提升方案。

对于建设与自然亲近的创新性城市环境,马向明生动地解释称,“比如我们在南沙要有机会让人去听到大海的咆哮、大地的回声,让人获得自然带来的启示。我们经常说创新需要有人才、有文化氛围,但是文化氛围太难解释了。我们的环境不仅要能够吸引人才,更要能够刺激人离开舒适圈,进入创新的状态。”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广州南沙创咨委成立,专家献策打造激活人才创新热情的环境】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gaty.xhstdz.com/quote/842.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dgsw198.xhstdz.com/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